當前位置: 首頁 > 經濟師 > 經濟師備考資料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基礎考點預習:財政收入

2019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基礎考點預習:財政收入

更新時間:2019-01-02 13:38:1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66收藏13
摘要 2019經濟師考試備考開始,環球網校小編特分享了“2019年經濟師考試初級基礎考點預習:財政收入”希望對大家備考經濟師考試有幫助,更多資料敬請關注環球網校經濟師考試頻道,網校會及時更新相關考試資訊……

財政收入

一、財政收入形式與分類

(一)財政收入的意義

(1)財政收入是一個籌集收入的過程,(2)從財政收入以貨幣度量的意義看,它是政府為履行其職能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貨幣資金的總和。

(二)財政收入的形式

我國財政收入由一般性財政收入和特殊性財政收入形式構成。

1.一般性財政收入的形式:稅收、國有資產收益、政府收費、專項收入、其他收入

(1)稅收

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向納稅人強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特征。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例題 1·單選題】(2005 年)稅收是國家憑借其( )取得的財政收入。

A.經濟權力

B.信用

C.政治權力

D.經濟實力

[答案]C

【例題 2·單選題】(2006 年)國家向納稅人征稅,憑借的是其( )。

A.經濟實力

B.國家信譽

C.政治權力

D.財產權力

[答案]C

(2)國有資產收益

國家憑借其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

【例題 1·單選題】國有資產收益是國家憑借其( )取得的財政收入。

A.國有資產所有權

B.信用

C.政治權力

D.經濟實力

[答案]A

【例題 2·單選題】國家以國有資產所有者身份,通過股息、紅利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屬于( )。

A.稅收

B.國債

C.國有資產收益

D.專項收入

[答案]C

39

(3)政府收費

是政府以特許使用權或提供直接服務為基礎而取得收入的形式。包括規費和使用費兩種。

(4)專項收入

根據特定需要由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財政部門批準設置、征集并納入預算管理的有專項用途的收入。如教育附加費、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入、排污費等。

(5)其他收入

包括罰沒收入,利息收入、捐贈收入、外事服務收入等。

2.特殊性財政收入的形式

(1)專用基金收入

指經國家批準設立的,列入預算但由各部門自行管理的各種基金收入。它通過專門的基金預算來反映。

(2)政府債務收入

指國家財政通過信用方式從國內、國外取得的借款收入。目前我國對外公布的每年財政收入總額一般不包括債務收入。

【例題 1·單選題】(2008 年)目前,我國最主要的財政收入形式是( )。

A.國有資產收益

B.稅收

C.基金收入

D.政府債務

[答案]B

【例題 2·多選題】下列財政收入形式中,屬于特殊性財政收入形式的是( )。

A.稅收收入

B.政府債務收入

C.專項收入

D.政府收費

E.專用基金收入

[答案]BE

【例題 3·單選題】按我國財政收入形式分類,行政性收費收入屬于( )。

A.債務收入

B.一般性財政收入

C.基金收入

D.國有資產收益

[答案]B

【例題 4·單選題】專用基金收入是經國家批準設立的,列入預算,但由( )的收入。

A.財政部代管

B.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共同管理

C.各省政府自行管理

D.各部門自行管理

[答案]D

【例題 5·多選題】屬于專項收入的有( )。

A.規費

B.教育費附加

C.基本建設收入

D.排污費收入

E.捐贈收入

[答案]BD

(三)財政收入的分類

1.按財政收入來源和性質分類

我國 2006 年進行的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按財政收入的來源和經濟性質,將財政收入分為六類: 1)稅收收入; 2)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非稅收入;(4)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5)債務收入;(6)轉移性收入

熟悉分類的意義:(1)拓寬了收入涵蓋范圍,使收入分類更為完整;(2)新的收入分類在層次上分為類、款、項、目四級,便于財政收入的統計和分析;(3)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政府收支預算;(4) 使財政收入分類更趨合理和規范,便于國際比較。

2.按經濟部門分類(了解)

按經濟部門劃分,可以將財政收入劃分為來自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商業服務業的收入。

農業是財政收入的基礎;來自工業的收入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來自交通運輸業和商業服務業的收入,呈日益增長的趨勢。

【例題·單選題】我國財政收入的基礎是( )。

A.農業

B.工業

C.交通運輸業

D.商業服務業

[答案]A

3.按取得財政收入的依據分類(掌握)

按取得財政收入的依據分類,可將財政收入分為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和國有資產收入。

(1)政府公共財政收入是政府以社會公共事務管理者身份,依據政治權力所籌集的財政資金,包括各種稅款和行政性收費收入。具有強制性、穩定性和社會性的特征。

(2)國有資產收入是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有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

4.按取得收入的穩定程度分類(掌握)

按取得收入的穩定程度分類,可以分為經常性收入和臨時性收入。經常性收入包括稅收收入、經常性的收費收入等。臨時性收入包括債務收入、出賣公產收入、罰款收入等。

【例題·多選題】(2004 年)財政收入分為經常性收入和臨時性收入,在下列選項中,( )屬于臨時性收入。

A.稅收收入

B.國債收入

C.行政性收費

D.出賣公產收入

E.罰款收入

[答案]BDE

5.按財政收入的價值構成分類

按財政收入的價值構成分類,財政收入主要來自 M(新創造的歸社會支配的剩余產品價值部分)。

【例題·單選題】按價值構成分類,我國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 )。

A.補償生產資料消耗的價值

B.活勞動創造的價值

C.剩余產品價值

D.消費額

[答案]C

6.按財政收入的管理權限分類

按財政收入的管理權限分類,分為中央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例題 1·單選題】(2004 年)將財政收入分為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和國有資產收入,這是按( )進行的分類。

A.財政收入的價值構成

B.財政收入的管理權限

C.取得財政收入的依據

D.取得財政收入的穩定程度

[答案]C

【例題 2·多選題】按財政收入管理權限分類,將財政收入分為( )。

A.中央財政收入

B.地方財政收入

C.經常性收入

D.臨時性收入

E.稅收

[答案]AB

二、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

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是世界各國的主要財政目標之一。

(一)財政收入規模的衡量指標

衡量財政收入規模的指標可以分為絕對量指標和相對量指標。

相對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財政收入與有關經濟指標的比率,通常用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該指標綜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會資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調控經濟的能力和對社會資源配置的影響程度。還經常用的一個指標是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該指標可以用來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財力的程度和宏觀調控的能力。

【例題 1·單選題】(2007 年)衡量財政收入規模的相對量指標,通常用財政收入占( )的比重來表示。

A.財政支出

B.社會商品零售額

C.國內生產總值

D.進出口貿易額

[答案]C

【例題 2·單選題】 2005 年)在衡量財政收入規模的指標中,綜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會資源程度的指標是( )。

A.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B.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C.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D.增值稅占稅收收入的比重

[答案]C

【例題 3·單選題】(2008 年)用來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財力程度和宏觀調控能力的指標是( )。

A.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B.稅收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C.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

[答案]C

(二)影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掌握)

1.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財政收入占國內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越大。

2.生產技術水平——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是增加財政收入的有效途徑。

3.經濟結構

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

5.價格因素

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價格總水平升降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二是現行財政收入制度。

【例題·多選題】(2005 年)影響我國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因素,除了經濟發展水平外,還有( )。

A.生產技術水平

B.經濟結構

C.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D.政府管理級次

E.價格總水平

[答案]ABCE

(三)財政收入規模的確定

1.效率和公平的標準

效率標準,就是要考慮既定的財政收入規模是否有利于促進社會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公平標準,就是在確定財政收入規模時,要公平地分配財政稅收負擔。

2.“兩個比重”的衡量標準

我國通常用兩個比重來間接地反映效率與公平的兼顧程度。“兩個比重”就是指全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例題·多選題】(2005 年)在我國,人們經常提到有關財政的“兩個比重”是指( )。

A.全國財政收入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

B.全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

C.全國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D.中央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E.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

[答案]CE

三、政府債務收入

(一)政府債務收入的涵義和特征

掌握政府債務收入的涵義:政府以債務人身份,依據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取得的資金來源,是一種有償形式的、非經常性的財政收入。

由中央政府發行的公債,稱為國家公債,簡稱國債;由地方政府發行的公債,稱為地方公債,簡稱地方債。由于我國不允許地方發行債務,因此我國的公債一般是指中央政府的債務。

掌握政府債務收入的特征:1.有償性;2.自愿性; 3.靈活性

【例題 1·單選題】國債是指( )。

A.中央政府發行的公債

B.地方政府發行的公債

C.國有銀行發行的債券

D.國有企業發行的債券

[答案]A

【例題 2·單選題】(2007 年)我國現行預算法關于政府舉借債務的規定是,“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 )”。

A.各級政府不得發行政府債券

B.中央政府不得發行政府債券

C.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D.縣級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答案]C

【例題 3·多選題】(2005 年初級財稅)政府債務收入的特征主要有( )。

A.有償性

B.自愿性

C.靈活性

D.無償性

E.固定性

[答案]ABC

【例題 4·多選題】政府債務收入與稅收相比較,有著( )特殊性。

A.政府債務收入不是國家經常性財政收入

B.政府債務收入具有償還性

C.政府債務收入認購具有強制性

D.政府債務收入需還本付息

E.政府債務收入發行具有固定性

[答案]ABD

(二)政府債務的經濟影響(掌握)

1.積極影響

(1)彌補財政赤字。發行公債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彌補財政赤字的三種途徑:增加稅收、發行國債、向銀行透支。

(2)籌集政府投資資金

(3)調節經濟——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發行公債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2.消極影響

(1)如果不考慮政府償還能力,長期實行赤字財政政策,通過發行公債取得收入彌補財政赤字,會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

(2)會增加納稅人的負擔。償還公債的最終收入來源是稅收。

(3)政府取得公債收入,可能會產生財政“擠出效應”

(4)有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例題 1·單選題】發行公債最初的目的,是為了( )。

A.彌補財政赤字

B.籌集政府投資資金

C.調節經濟

D.增發貨幣

[答案]A

【例題 2·單選題】(2008 年)償還公債的最終收入來源是( )。

A.發行新公債

B.銀行貸款

C.稅收

D.政府收費

[答案]C

【例題 3·多選題】(2007 年)如果政府發行公債的規模過大,超過一定限度,將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

A.產生財政“擠出“效應

B.減輕財政負擔

C.增加納稅人負擔

D.減輕納稅人負擔

E.引發通貨膨脹

[答案]ACE

(三)政府債務收入規模的衡量指標(掌握)

1.國債依存度

表示國債發行規模與當年財政支出的比率。由于我國只有中央政府才發行公債,因此衡量我國國債依存度要用當年國債發行額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來衡量。

2.國債負擔率

到當期為止,政府歷年發行公債尚未償還的累計余額與當年 GDP 的比例關系。

3.國債償債率

當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總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例。這一指標反映財政還本付息的能力。

【例題 1·多選題】衡量國債規模適度與否的指標有( )。

A.國債償債率

B.國債依存度

C.發行率

D.國債負擔率

E.消償率

[答案]ABD

【例題 2·單選題】(2005 年初級財稅)國債依存度是指 ( )。

A.當年國債發行規模÷當年財政收入總額

B.當年國債發行規模÷當年財政支出總額

C.當年國債余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

D.當年國債余額÷當年財政支出總額

[答案]B

【例題 3·單選題】(2008 年)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總額占( )的比例。

A.歷年財政收入

B.當年財政收入

C.歷年財政支出

D.當年財政支出

[答案]B

【例題 4·單選題】國債負擔率是指( )。

A.當年國債發行額與當年 GDP 的比率

B.政府歷年發行公債尚未償還的累計余額與當年 GDP 的比率

C.當年國債發行額與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

D.政府歷年發行公債尚未償還的累計余額與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

[答案]B

經濟師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 考試大綱
  • 備考計劃   
  • 真題答案與解析
  • 易錯練習
  • 精講知識點
  • 考前沖刺提分   
點擊領取資料

分享到: 編輯:劉洋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經濟師資格查詢

經濟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經濟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經濟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97资源中文字幕-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