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資料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高頻考點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高頻考點

更新時間:2023-02-21 11:22:07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89收藏17

環境影響評價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了,小編準備了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高頻考點,在復習完課本知識后加以試題練習,可以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了,小編準備了2023年環評師考試題庫,在復習完課本知識后加以試題練習,可以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技術方法》-地下水污染源污染控制技術

在進行污染包氣帶土層及污染地下水恢復工程之前,必須控制污染源。如果污染源得不到控制,污染物仍源源不斷地進入包氣帶土層及其下的地下水,恢復技術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污染源的種類很多,但就其工程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不可清除的污染源和可清除的污染源。

1.不可清除的污染源的控制

像城市垃圾、工業垃圾及放射性廢物,它們是人類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這些廢物還不能完全消除。所以,為了使進入包氣帶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減少到最低限度,必須采取控制措施。

2.可清除的污染源的控制

隨便拋撒在地面的廢設備,如貯存罐、貯存箱、廢油筒等;還有污水滲坑、排污渠道以及現在還使用的但已發現破損滲漏的設備等都屬于可清除的污染源。其控制措施一般是停止使用,或遷移到安全的地點。

《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預測的方法及特點

預測環境影響時應盡量選用通用、成熟、簡便并能滿足準確度要求的方法。同時應分析所采用的環境影響預測方法的適用性。目前使用較多的預測方法有:數學模式法、物理模型法、類比分析法和專業判斷法等。

(1)數學模式法。能給出定量的預測結果,但需一定的計算條件和輸入必要的參數、數據。一般情況此方法比較簡便,應首先考慮。選用數學模式時要注意模式的應用條件,如實際情況不能很好滿足模式的應用條件而又擬釆用時,要對模式進行修正并驗證。

(2)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較高,再現性好,能反映比較復雜的環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適的試驗條件和必要的基礎數據,且制作復雜的環境模型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無法利用數學模式法預測而又要求預測結果定量精度較高時,應選用此方法。

(3)類比分析法。預測結果屬于半定量性質。如由于評價工作時間較短等原因,無法取得足夠的參數、數據,不能采用前述兩種方法進行預測時,可選用此方法。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中常用此方法。

(4)專業判斷法。定性地反映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建設項目的某些環境影響很難定量估測,如對人文遺跡、自然遺跡與“珍貴”景觀的環境影響等,或由于評價時間過短等無法釆用以上三種方法時可選用此方法。生態影響預測釆用的生態機理分析法、景觀生態分析法等屬此類方法。

《相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實施

根據《環評法》第26條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應當同時實施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部門審批意見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注意:(1)環保對策的實施時間:建設過程中

(2)環保對策的實施內容:報告書(表)+環評審批意見中的提出的對策措施

(3)環保對策的實施方式:這是“三同時”制度的基本原則

《條例》第16條 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案例分析》-輸變電工程環評中需關注的問題

(一)輸變電工程線路跨不通過的地域,根據項目周圍生態環境敏感程度,確定環評以污染評價或以生態評價為主;

1.以電磁環境、噪聲等污染影響為主的項目

針對線路沿線、變電所周邊環境敏感目標進行預測和評價

2.以生態環境影響為主的評價

除了分析電磁、噪聲外,按非污染生態型項目的導則進行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并提供相關圖件。

(二)項目組成:列表分析、變電所、開關站、雙回路線

(三)污染因子、評價等級及標準

1.主要污染因子(根據輸變電工程的性質及其所處地區的環境特征來篩選,同時分施工期、運行期):

(1)電磁環境(運行期,變電站、新建高抗、電纜線路):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無線電干擾;

(2)聲環境:

施工期(變電站、新建高抗):施工噪聲

運行期(變電站、新建高抗、電纜線路):設備噪聲(變電所主變噪聲、輸電線路電暈產生可聽噪聲);

(3)水環境:

施工期(變電站、新建高抗、電纜線路):施工人員生活污水

運行期(變電站):生活污水、車庫沖洗廢水。

(4)環境空氣

施工期(變電站、新建高抗):施工揚塵

運行期(變電站):地下車庫廢氣

(5)固廢:

施工期(變電站、新建高抗):渣土、生活垃圾

運行期:

變電站:生活垃圾、廢油

新建高抗:廢油

(6)生態環境:

施工期:變電站:土地占用、棄土造成水土流失

新建高抗:土地占用。

2.評價等級

生態環境: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t 19-2011)確定,影響范圍小,占地小,生物量較小,三級。

電磁環境:《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24-1998)

聲環境:二級

地面水:小于三級,作一般分析

地下水:按新導則,不屬于水源保護地、包氣帶防污性能為中、含水層易污染特征為中、地下水敏感程度不高、污水排放量小、水質簡單,三級。

環境空氣:地下車庫廢氣,三級,作簡要分析。

環境風險:涉及的化學品為:變壓器油,不屬于易燃、易爆、有毒物,做簡要分析。

3.評價范圍(按項目組成分評價因子確定):

變電站:工頻電磁場r=500m;無線電干擾:圍墻r=2000m;噪聲:圍墻外200m;

新建高抗工程:工頻電磁場r=500m;無線電干擾:圍墻r=2000m,噪聲:圍墻外200m;

地下電纜:工頻電磁場,線路兩側50m帶狀區域;無線電,線路兩側2000m。

4.評價標準

電磁環境:根據《500kv超高壓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輸電線路,距導線投影20m距離,測試頻率為0.5mhz,80%時間80%置信度,無線電干擾≤55db(μv/m)

變電所:圍墻外(非出現方向)頻率為0.5mhz。

(四)選址與布局

(1)避開環境敏感點和保護目標,如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城鎮規劃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機場、軍事目標及無線電收信臺等。

(2)盡量少占地,減少土石方工程量。

(3)改擴建工程,需壽命原有工程概況、環評及驗收情況,污染物達標情況,存在的環境問題。

(4)明確樹木砍伐類型、線路跨越自然保護區的施工方案

(5)說明項目與其他線路平行之間的關系

(6)擴建工程,說明原有工程概況、環評及竣工驗收情況,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存在的環保問題等。

(7)明確 地下車庫出入口、排風口與敏感目標的距離,分析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8)明確冷卻水處理工藝并說明排放的污染物去向。

(五)環境質量現狀

電磁環境:委托有資質單位監測。

監測項目:地面1.5m高度處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感應強度;0.5mhz的無線電干擾強度;等效a聲級

考慮周圍敏感性,增加一個工頻電磁場強度、無線電干擾監測斷面,最近的高層小區增加不同樓層噪聲和一個24小時連續噪聲監測,清晰掌握周圍工頻電磁場、噪聲環境背景值。

說明測點受鄰近道路交通噪聲影響情況。

(六)環境影響預測(運行期、施工期)

1.電磁環境影響:

(1)變電所、輸電線路:采用類比法。

類比對象選擇原則:電壓等級相同、建設規模、設備類型、運行負荷相似或相同、占地面積余平面布置相同或類似、周圍環境氣候條件、地形相同或類似。

(2)輸電線路

生態影響為主。針對環境敏感點,特別是沿線居民進行達標分析。

2.噪聲

關注鄰近住宅建筑不同樓層的垂直聲場。

地下電纜施工對周圍聲環境的影響,明確商品混凝土禁止現場攪拌

3.施工期揚塵影響:土方運輸車,明確控制措施。

4.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影響

(1)水土保持:地方的生態建設規劃(《安徽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是否位于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和重點監督區。

(2)措施

所區:土地整治、表土剝離、臨時防護

道路:施工前表土剝離、設置邊溝及砌漿排水溝、臨時堆放土方采用臨時編織帶防護,兩側植被恢復。

輸變電線路:合理選定塔位;保護走廊區選用跨越式;圩區兼顧防洪、泄洪、排澇、攔河、筑壩等水利保護要求;避開低洼、河岸及易沖刷地形;施工材料場、牽引場及時清理,恢復原有植被及功能;施工臨時道路采用護坡工程。

(3)生態環境影響:

從生態區域規劃、植被、動物、土地利用、風景及自然保護區來分析。

噪聲影響:中低頻噪聲的影響。

(七)所址及線路路徑合理性分析

1.本工程選址選線已避開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保護項目,從環保、經濟等角度對站址、路徑進行多方案比選,確定最優推薦方案。

2.推薦站址及線路已取得沿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同意的文件,通過與規劃、法規、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站址和線路選擇是合理、合法的。

3.對于穿越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需按地方主管部門要求編制專題影響報告。

(八)環境保護措施及技術經濟分析

1.規劃設計,保證線路避開敏感點

2.線路導線5m內居民搬遷

3.優化施工時間和施工方式,提出減緩對生態保護目標不利影響的措施

4.平行線路見包夾敏感點的措施

5.變電站辦公樓屋頂冷卻塔和熱泵機的減振降噪措施。

(九)清潔生產

從節約用地、減少電磁環境影響、降噪、節能等方面分析,通過類比適當量化。

(十)公眾參與

按照環保部和地方的公眾參與要求進行,對沿線單位和居民提出的意見進行歸納、對意見采納與否進行說明。對持反對意見的公眾進行回訪,采用座談會方式進行解釋,已消除公眾疑慮。同時簡本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編制要求》進行編制。

(十一)結論

從工程建設必要性、選址選線的環境可行性、環境質量現狀、環境影響預測評價、環保措施、公眾參與等方面歸納,得出項目可行的結論。

>>點擊下載更多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題庫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高頻考點,新一輪備考已經開啟,小編準備了備考所需的模擬題及精品資料,供考生們學習使用,可點擊下方鏈接免費下載。

環境影響評價師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 考試大綱
  • 備考計劃   
  • 真題答案與解析
  • 易錯練習
  • 精講知識點
  • 考前沖刺提分   
點擊領取資料

分享到: 編輯:孫晴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環境影響評價師資格查詢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環境影響評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境影響評價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97资源中文字幕-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