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執業醫師 > 中醫執業醫師模擬試題 >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A1)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A1)

更新時間:2019-11-06 17:19:26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554收藏166

中醫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專項練習題是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復習中十分關鍵的工具,您在看書記憶的同時,也該注意對知識的應用。環球網校小編為您整理了“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A1)”,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匯總

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A1)

目前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報名還還未開始,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以獲取考試節點提醒。

A1型題

1.最早提出“六氣病源說”的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神農本草經》

D.《難經》

E.《左傳》

答案:1.E

2.《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說“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體自身的完整性

B.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C.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D.辨證論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靈樞?五癃津液別》所說“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暑衣厚則為汗”,說明了

A.人體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C.社會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D.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

E.社會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

答案:3.B

4.《素問?疏五過論》所說“嘗貴后賤”可致“脫營”,體現了

A.人體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C.社會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D.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

E.社會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

答案:4.E

5.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

A.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

B.陰陽五行和臟腑經絡

C.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D.望聞問切和辨證論治

E.辨證求因和審因論治

答案:5.C

6.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是

A.五臟

B.六腑

C.經絡

D.命門

E.腦

答案:6.A

7.中醫學關于“證”的概念是

A.對陰陽氣血失調臨床表現的概括

B.對疾病癥狀與體征的鑒別概括

C.對疾病表現癥狀的綜合概括

D.對疾病癥狀與體征的分析概括

E.對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答案:7.E

8.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主要依據是

A.病種

B.病名

C.癥狀

D.體征

E.證候

答案:8.E

9.屬于中醫學防治特點的確切表述是

A.同病異治

B.異病同治

C.審因論治

D.辨證論治

E.防重于治

答案:9.E

10.中醫理論中陰陽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對立的兩種事物

B.代表相互關聯的兩種事物

C.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

D.對事物矛盾雙方的概括

E.自然界相互對立又相互關聯事物

答案:10.E

11.“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是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消長平衡

D.陰陽相互轉化

E.陰陽相互交感

答案:11.A

12.“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是說明

A.陰陽的相互對立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的相互消長

D.陰陽相互轉化

E.陰陽的相互平衡

答案:12.B

13.“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治法的理論依據是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協調平衡

D.陰陽相互轉化

E.陰陽互為消長

答案:13.B

14.陰陽交感是指

A.陰陽二氣的運動

B.陰陽二氣的和諧狀態

C.陰陽二氣相互對立的狀態

D.陰陽二氣相互感應

E.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

答案:14.E

15.適用于“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法是

A.實寒證

B.實熱證

C.虛寒證

D.虛熱證

E.陰陽兩虛證

答案:15.C

16.“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指的是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協調平衡

D.陰陽相互轉化

E.陰陽互為消長

答案:16.D

17.肺的陰陽屬性是

A.陽中之陽

B.陽中之陰

C.陰中之陰

D.陰中之陽

E.陽中之至陽

答案:17.B

18.脾的陰陽屬性是

A.陰中之陰

B.陰中之陽

C.陰中之至陰

D.陽中之陰

E.陽中之陽

答案:18.C

19.最易導致實熱證的陰陽失調是

A.陽偏勝

B.陽偏衰

C.陰偏勝

D.陰偏衰

E.陰勝陽病

答案:19.A

20.最易導致實寒證的陰陽失調是

A.陽偏盛

B.陰偏盛

C.陽盛格陰

D.陽損及陰

E.陽勝陰病

答案:20.B

21.適合治療陰偏衰的治法是

A.陽病治陰

B.陰病治陽

C.陰中求陽

D.陽病治陽

E.陰病治陰

答案:21.A

22.適合治療陽偏衰的治法是

A.陰病治陽

B.陽病治陰

C.陰病治陰

D.陽病治陽

E.陰中求陽

答案:22.A

2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潤下

C.稼穡

D.曲直

E.從革

答案:23.D

24.“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從五行之間的關系看,其所指內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勝土

答案:24.C

25瀉南補北法適用于

A.腎陰虛而相火妄動

B.心陰虛而心陽亢

C.腎陰虛而心火旺

D.腎陰虛而肝陽亢

E.腎陽虛而心火旺

答案:25.C

26.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炎上

B.潤下

C.稼穡

D.曲直

E.從革

答案:26.C

27.五行中,具有“炎上”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27.B

28.五行中,具有“潤下”特性的是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答案:28.A

29.五行中,具有“從革”特性的是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答案:29.A

30.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30.A

31.五行制化的含義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相生相克

D.相乘相侮

E.乘侮制化

答案:31.C

32.五行相生關系中,木的“我生”是

A.木

B.土

C.火

D.水

E.金

答案:32.C

33.五行相生關系中,火的“生我”是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答案:33.E

34.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34.E

35.五行中,“水”的“子”是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答案:35.B

36.五行相克關系中,金的“我克”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36.A

37.五行相克關系中,水的“克我”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37.C

38.五行相克關系中,金的“所勝”是

A.土

B.金

C.水

D.木

E.火

答案:38.D

39.水的所不勝是

A.木

B.土

C.火

D.金

E.水

答案:39.B

40.“木火刑金”是指

A.肝火灼傷肺金

B.心火灼傷肺金

C.心肝火旺傷肺

D.肺陰虛,心火旺

E.肝陰虛,心火旺

答案:40.A

41.以下屬于“子病犯母”的是

A.肝病及心

B.心病及脾

C.肺病及腎

D.腎病及脾

E.脾病及心

答案:41.E

42.屬于“母病及子”的臟病相傳是

A.心病及肺

B.心病及腎

C.心病及肝

D.心病及脾

E.脾病及心

答案:42.D

43.屬于“實則瀉其子”治則的治療是

A.肝火旺瀉心火

B.肝火旺瀉膽火

C.肝火旺瀉脾

D.肝火旺瀉肺

E.肺熱旺瀉大腸

答案:43.A

44.適用于“土壅木郁”證的治則是

A.抑強為主

B.扶弱為主

C.補母為主

D.瀉子為主

E.母子同補

答案:44.A

45.“五志相生”中的“怒”所勝的志是

A.恐

B.思

C.驚

D.悲

E.憂

答案:45.B

46.五臟共同生理特點是

A.傳化水谷

B.傳化水液

C.儲藏精氣

D.傳導糟粕

E.排泄水液

答案:46.C

47.具有“滿而不能實”生理特點的是

A.五臟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臟腑

E.經絡

答案:47.A

48.具有“實而不能滿”生理特點的是

A.五臟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臟腑

E.經絡

答案:48.B

49.心主神志的物質基礎是

A.心血

B.心氣

C.心陰

D.津液

E.精

答案:49.A

50.對血液運行具有促進作用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50.A

51.稱“君主之官”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51.B

52.“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理論基礎是

A.心主血

B.心主脈

C.心主血脈

D.心主神

E.心為“陽中之陽”

答案:52.D

53.被稱為“嬌臟”的臟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53.D

54.肺為通調水道,主要依賴于肺的哪一項功能

A.主呼吸之氣

B.主一身之氣

C.主治節

D.朝百脈

E.主宣發與肅降

答案:54.E

55.下動哪—項是肺的功能

A.氣之根

B.氣之主

C.氣之源

D.氣之海

E.氣之信道

答案:55.B

56.脾的生理特性是

A.喜和降

B.喜清肅

C.喜燥惡濕

D.喜潤惡燥

E.喜條達

答案:56.C

57.“主治節”是哪個臟腑的生理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57.D

58.“玄府”是指

A.胞宮

B.大腦

C.肛門

D.血脈

E.汗孔

答案:58.E

59.肺的“門戶”是

A.鼻

B.喉

C.腠理

D.汗孔

E.咽

答案:59.D

60.被稱為“水之上源”的臟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60.B

61.被稱為“后天之本”的臟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61.C

62.脾為“氣血生發之源”的理論依據是

A.主升清

B.主統血

C.運化水濕

D.運化水谷

E.主肌肉四肢

答案:62.D

63.睥統血的主要作用機制是

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向外周運行

D.控制血液向內臟運行

E.控制血液在脈中運行

答案:63.E

64.脾主升清的確切含義是

A.脾之陽氣主升

B.脾氣以升為健

C.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D.升已而降,若霧露之溉

E.脾運化水液,轉輸周身

答案:64.C

65.際為“生痰之源”的臟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65.C

66.最能體現肝的生理特點的是

A.肝喜條達

B.肝惡抑郁

C.肝體陰而用陽

D.肝為剛臟,主升主動

E.肝賴以血液以濡之,賴腎水以滋之

答案:66.C

67.指肝而言的“本”是

A.生之本

B.氣之本

C.倉稟之本

D.罷極之本

E.封藏之本

答案:67.D

68.肝主疏泄功能中最為重要的是

A.調暢氣機

B.促進血液運行

C.促進水液運行

D.促進脾胃消化

E.調暢情志

答案:68.A

69.筋之余”是指

A.血

B.爪

C.齒

D.骨

E.髓

答案:69.B

70.稱為“封藏之本”的臟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70.E

71.腎為氣之根”是指

A.腎陰為一身陰氣之根

B.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

C.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作用

D.腎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

E.元氣由腎精所化生

答案:71.D

72.稱為全身陰陽之根本的臟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72.E

73.下列屬于腎的生理功能的是

A.主氣

B.納氣

C.生氣

D.調氣

E.養氣

答案:73.B

74.“腎者,胃之關也”主要是針對

A.腎主宰水液代謝的作用

B.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作用

C.腎司二便的作用

D.腎的固攝作用

E.腎為一身陽氣之根

答案:74.B

75.五體在五臟,下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心在體為脈

B.肺在體為毛

C.脾在體為肌肉

D.肝在體為筋

E.腎在體為骨

答案:75.B

76.腎在志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答案:76.E

77.肝其華在

A.爪

B.面

C.唇

D.毛

E.發

答案:77.A

78.五臟主五液,則涎為

A.心之液

B.肺之液

C.脾之液

D.肝之液

E.腎之液

答案:78.C

79.“命門之火”實際上是指

A.心陽

B.肝陽

C.脾陽

D.腎陽

E.肺陽

答案:79.D

80.臟與臟之間主要表現為氣血互助關系的是

A.肺與腎

B.腎與肝

C.脾與腎

D.肺與脾

E.心與肺

答案:80.E

81.輔助心臟,對血液運行具有推動和調節作用的是

A.胃的生理功能

B.肺的生理功能

C.脾的生理功能

D.肝的生理功能

E.腎的生理功能

答案:81.B

82.調節全身氣機主要是哪兩臟的作用

A.脾與胃

B.肝與膽

C.肝與肺

D.肝與心

E.肝與脾

答案:82.C

83.脾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在

A.陰陽相互制約

B.精氣相互化生

C.陰陽升降平衡

D.協調呼吸運動

E.先天和后天相互資助

答案:83.E

84.“乙癸同源”應歸屬于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肝與腎

D.肝與脾

E.肺與脾

答案:84.C

85.“肝腎同源”的理論依據是

A.同屬于下焦

B.同為相火所寄

C.精血互生互化

D.疏泄與封藏相反相成

E.肝腎之陰相通

答案:85.C

86.六腑生理功能的共同特點是

A.傳化水液

B.傳導糟粕

C.傳化水谷

D.泌別清濁

E.排泄水液

答案:86.C

87.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的理論基礎是

A.六腑的形體特點是空腔器官

B.六腑都是飲食物的受盛器官

C.六腑都不是儲藏精氣的器官

D.六腑的共同作用形成二便

E.六腑既是受盛水谷又是傳化糟粕的器官

答案:87.D

88.既屬“六腑”又屬“奇恒之腑”的是

A.膽

B.胃

C.大腸

D.小腸

E.膀胱

答案:88.A

89.既屬“五體”又屬“奇恒之腑”的是

A.腦

B.骨

C.髓

D.膽

E.胞宮

答案:89.B

90.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是

A.津液

B.血液

C.精液

D.宗氣

E.營氣

答案:90.B

91.稱為“中精之府”的是

A.脈

B.胃

C.膽

D.心包

E.膻中

答案:91.D

92.膽汁生成主要依靠的物質是

A.肝之余氣

B.腎中精氣

C.水谷之氣

D.肺之宗氣

E.心之營氣

答案:92.A

93.稱為“水谷氣血之海”的是

A.脾

B.胃

C.小腸

D.大腸

E.三焦

答案:93.B

94.“泌別清濁”屬于

A.胃的生理功能

B.大腸的生理功能

C.小腸的生理功能

D.腎的生理功能

E.膀胱的生理功能

答案:94.C

95.稱為“傳導之官”的是

A.六腑

B.胃

C.小腸

D.大腸

E.膀胱

答案:95.D

96.稱為“孤府”的是

A.胞宮

B.大腦

C.三焦

D.膽

E.脈

答案:96.C

97.水液運行的通道是

A.三焦

B.六腑

C.臟腑

D.經脈

E.肺脾腎

答案:97.A

98.上焦的生理特點是

A.主氣的生發

B.喜潤惡燥

C.通行元氣

D.原氣之別使

E.升已而降,若霧露之溉

答案:98.E

99.膀胱為

A.決瀆之官

B.中正之官

C.相傅之官

D.州都之官

E.受盛之官

答案:99.D

100.“水火既濟”是指哪兩臟的關系

A.心腎關系

B.肝腎關系

C.脾腎關系

D.肺腎關系

E.心肺關系

答案:100.A

101.與女子胞關系密切的是哪兩條經脈

A.帶脈和任脈

B.督脈和任脈

C.沖脈和任脈

D.督脈和沖脈

E.帶脈和沖脈

答案:101.C

102.脾與胃之間的關系,最根本的是

A.脾主運化,胃主受納

B.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C.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

D.脾得陽始運,胃得陰自安

E.脾為胃行其津液

答案:102.A

103.“髓海”是指

A.目

B.骨

C.腦

D.頭

E.腎

答案:103.C

104.月經來潮與下述哪些有關

A.心肝腎

B.心肝脾

C.肺脾腎

D.心肺脾

E.肺肝脾

答案:104.B

105.與心相表里的腑是

A.膽

B.胃

C.小腸

D.大腸

E.膀胱

答案:105.C

106.肺與大腸的表里關系主要體現在

A.肺氣宣發布津于大腸

B.肺氣肅降輸送水液于大腸

C.肺氣肅降以助大腸之傳導

D.宗氣充足以助大腸之傳導

E.肺主治節,調節大腸的功能

答案:106.C

107.精血互生關系主要反映的兩臟是

A.心與腎

B.肝與腎

C.肺與心

D.肝與腎

E.心與脾

答案:107.D

108.由父母遺傳的生命物質,稱之為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腎精

D.水谷之精

E.生殖之精

答案:108.A

109.水谷精微與清氣相結合生成

A.衛氣

B.營氣

C.宗氣

D.真氣

E.中氣

答案:109.C

110.氣機是指

A.氣的升降

B.氣的變化

C.氣的運動

D.氣血津液互化

E.氣的運動形式

答案:110.C

111.氣機升降之樞紐是

A.肝脾

B.肝腎

C.肺腎

D.心腎

E.脾胃

答案:111.E

112.下列除哪項外,均屬氣機的正常表現

A.心氣充沛

B.肺氣宣發肅降

C.脾氣升清

D.胃氣降濁

E.肝氣疏泄

答案:112.A

113.所謂“氣化”是指

A.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B.氣的溫煦作用使水化為氣

C.氣能化水,水又能化為氣

D.氣能生血,血又能生氣

E.體內精、氣、血、津液等物質各自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

答案:113.E

114.對人體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的氣是

A.元氣

B.宗氣

C.營氣

D.衛氣

E.臟腑之氣

答案:114.A

115.積于胸中,上出喉嚨,下注氣街的氣是

A.心氣

B.肺氣

C.元氣

D.宗氣

E.衛氣

答案:115.D

116.具有營養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氣是

A.元氣

B.營氣

C.宗氣

D.衛氣

E.谷氣

答案:116.B

117.血液的生成與哪個臟腑的關系最為密切

A.心

B.脾

C.胃

D.肝

E.腎

答案:117.B

118.下列不屬于津液的是

A.胃液

B.腸液

C.涕液

D.淚液

E.血液

答案:118.E

119.與水液代謝有關的臟是

A.心、肺、脾

B.心、肝、腎

C.心、肝、脾

D.肝、脾、腎

E.肺、脾、腎

答案:119.E

120.對津液輸布代謝的影響最為重要的腑是

A.胃

B.小腸

C.膀胱

D.大腸

E.三焦

答案:120.E

121.津液輸布的主要通道為

A.血管

B.經絡

C.腠理

D.三焦

E.臟腑

答案:121.D

122.具有“壅遏營氣,令無所避”功能的是

A.脾

B.心

C.脈

D.氣

E.三焦

答案:122.C

123.稱為“神之宅”的是

A.精

B.臟

C.腑

D.氣

E.形

答案:123.E

124.稱為“形之主”的是

A.精

B.神

C.氣

D.血

E.臟

答案:124.B

125.“吐下之余,定無完氣”說明哪一項病理變化

A.氣血兩虛

B.氣隨血脫

C.氣不化水

D.氣不攝血

E.氣隨捧脫

答案:125.E

126.具有滑利關節,補益腦髓功能的是

A.氣

B.血

C.津

D.液

E.精

答案:126.D

127.在氣與津液的關系中,下列哪一項不確切

A.氣生津

B.氣攝津

C.氣行津

D.氣化津

E.氣載津

答案:127.E

128.在氣與血的關系中,除下列哪項之外,均與之有關

A.氣能生血

B.氣能行血

C.氣能攝血

D.氣能載血

E.血為氣母

答案:128.D

129.下列哪一項是“津血同源”的理論依據

A.同為水谷精微化生

B.同為營氣化生

C.同為宗氣化生

D.同為元氣化生

E.同屬陰液,生理功能相同

答案:129.A

130.十二經脈的經別大多是從

A.胸背部分出

B.頭面部分出

C.四肢末端分出

D.四肢肘膝以上分出

E.四肢肘膝以下分出

答案:130.D

131.十五別絡的組成是

A.十二經別絡加上任脈、督脈、沖脈

B.十二經別絡加上任脈、督脈之別絡和脾之大絡

C.十二經別絡加上督脈絡、脾大絡、胃大絡

D.十二經別絡加上督脈,沖脈的別絡和胃大絡

E.十二經別絡加上督脈、任脈之別絡和胃大絡

答案:131.B

132.可用“離、合、出、入”來概括其循行特點的是

A.十五別絡

B.十二經別

C.十二經筋

D.十二經脈

E.奇經八脈

答案:132.B

133.具有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是

A.十二經脈

B.十二經別

C.十二皮部

D.十二經筋

E.十五別絡

答案:133.D

134.十二經筋的分布,多結聚于

A.胸腹部

B.肌膚雄表部位

C.關節和骨骼附近

D.四肢末端

E.頭面及項部

答案:134.C

135.心的經絡名稱是

A.手少陰

B.足少陰

C.手太陰

D.手厥陰

E.足太陰

答案:135.A

136.十二經脈中循行于上肢外側后緣的經脈是

A.手陽明大腸經

B.手少陰心經

C.手太陽小腸經

D.手厥陰心包經

E.手少陽三焦經

答案:136.C

137.十二經脈中循行于下肢外側中線的經脈是

A.足少陽膽經

B.足太陰脾經

C.足陽明胃經

D.足太陽膀胱經

E.手少陽三焦經

答案:137.A

138.手少陽三焦經在肢體循行的部位是

A.上肢外側前緣

B.上肢內側后緣

C.上肢外側中線

D.上肢內側中線

E.上肢內側前緣

答案:138.C

139.足少陰腎經在肢體上的循行是

A.下肢外側中線

B.下肢內側中線

C.下肢內側后緣

D.下肢外側前緣

E.下肢內側前緣

答案:139.C

140.手陽明大腸經在何處交于何經

A.在鼻翼旁交于足陽明胃經

B.在拇指端交于手太陰肺經

C.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陽小腸經

D.在無名指端交于手少陽三焦經

E.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陰脾經

答案:140.A

141.足陽明胃經與他經相交是

A.在示指端交于手陽明大腸經

B.在目內眥交于足太陽膀胱經

C.在足大趾交于足太陰脾經

D.在足大趾交于足厥陰肝經

E.在足小趾交于足少陰腎經

答案:141.C

142.十二經脈中,同名的手、足陰經交接于下列哪一項

A.手指端

B.足趾

C.頭面部

D.胸中

E.腹部

答案:142.D

143.既至目外眥,又至目內眥的經脈是

A.手少陽三焦經

B.足少陽膽經

C.手太陽小腸經

D.手陽明大腸經

E.足太陽膀胱經

答案:143.C

144.按照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次序,手少陰經下交

A.肺經

B.腎經

C.膀胱經

D.小腸經

E.脾經

答案:144.D

145.“繞陰器”的經脈是

A.足少陰腎經

B.足太陽膀胱經

C.足太陰脾經

D.足少陽膽經

E.足厥陰肝經

答案:145.E

146.按照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次序,足太陽經上接的經脈是

A.手太陽經

B.手陽明經

C.手太陰經

D.足少陰經

E.足陽明經

答案:146.A

147.下列哪一項是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形式

A.上下貫注

B.手足貫注

C.直線貫注

D.循環貫注

E.表里貫注

答案:147.D

148.下述經脈的循行過程中,哪組經脈過氣街

A.足少陰與足太陽

B.手少陽與足少陽

C.手陽明與足陽明

D.足厥陰與足太陰

E.足陽明與足少陽

答案:148.E

149.十二經脈氣血充盛有余時,則滲注于

A.經別

B.別絡

C.浮絡

D.孫絡

E.奇經

答案:149.E

150.稱為“陽脈之海”的是

A.督脈

B.任脈

C.沖脈

D.陽維脈

E.陽蹺脈

答案:150.A

151.任脈的終點是

A.目內眥

B.目眶下

C.口唇

D.上唇系帶

E.下唇系帶

答案:151.B

152.奇經八脈與任脈在咽喉相會的經脈是

A.陽蹺脈

B.陰蹺脈

C.陰維脈

D.陽維脈

E.督脈

答案:152.C

153.“血海”是指

A.督脈

B.任脈

C.沖脈

D.帶脈

E.陰維脈

答案:153.C

154.以下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A.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

B.沖脈為血海

C.任脈為陽脈之海

D.腦為髓海

E.胃為水谷之海

答案:154.C

155.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于體表的是

A.浮絡

B.經筋

C.皮部

D.別絡

E.孫絡

答案:155.C

156.足三陰經的走向是

A.從胸走手

B.從足走腹

C.從頭走足

D.從手走頭

E.從頭走腹

答案:156.B

157.在奇經八脈中,稱為“一源而三歧”的經脈是

A.沖、任、帶脈

B.任、督、帶脈

C.沖、任、督脈

D.督、沖、帶脈

E.沖、任、蹺脈

答案:157.C

158.具有“主下肢運動”和“司眼瞼開合”功能的經脈是

A.督脈、任脈

B.沖脈、任脈

C.陰蹺脈、陽蹺脈

D.陰維脈、陽維脈

E.肝經、腎經

答案:158.C

159.先天稟賦決定著體質的相對

A.可變性

B.連續性

C.復雜性

D.普遍性

E.穩定性

答案:159.E

160.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A.火旺體質

B.痰濕體質

C.心氣虛體質

D.脾氣虛體質

E.肝郁體質

答案:160.B

161.具有亢奮、偏熱、多動等特征的體質為

A.陰陽平和質

B.偏陰質

C.偏陽質

D.肝郁質

E.陽虛質

答案:161.C

162.具有抑制、偏寒、多靜等特征的體質為

A.陰陽平和質

B.偏陰質

C.偏陽質

D.陰虛質

E.氣虛質

答案:162.B

163.氣虛濕盛體質,受邪后多從

A.寒化

B.熱化

C.燥化

D.濕化

E.火化

答案:163.D

164.《諸病源候論》是論述病源和證候診斷的巨著,其作者是

A.張仲景

B.王叔和

C.錢乙

D.李時珍

E.巢元方

答案:164.E

165.下列哪項是中醫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A.整體觀念

B.辨證論治

C.辨證求因

D.試探反證

E.詳細詢問病情

答案:165.C

166.東南沿海地區多濕病,反映了六淫致病特點中的哪一項

A.季節性

B.地區性

C.相兼性

D.轉化性

E.外感性

答案:166.B

167.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是

A.風為陽邪,其性炎熱

B.風為陽邪,其性開泄

C.風為陽邪,傷津耗氣

D.風為陽邪,易生風動血

E.風為陽邪,其性炎上

答案:167.B

168.風邪傷人,病變部位不固定是由于

A.風性數變

B.風性善行

C.風性主動

D.風性輕揚

E.其性干澀

答案:168.B

169.以“善行而數變”為致病特點的病邪是

A.風邪

B.暑邪

C.燥邪

D.濕邪

E.熱邪

答案:169.A

170.六淫中,稱為“百病之長”的病邪是

A.風邪

B.寒邪

C.燥邪

D.濕邪

E.熱邪

答案:170.A

171.六淫中純屬外邪,致病具有明顯季節性的病邪是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燥邪

E.暑邪

答案:171.E

172.六淫中,具有“凝滯收引”特點的病邪是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暑邪

E.熱邪

答案:172.B

173.最易傷肺的病邪是

A.風邪

B.寒邪

C.燥邪

D.火邪

E.暑邪

答案:173.C

174.常引起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腠理閉塞、氣機收斂的邪氣是

A.風邪

B.寒邪

C.濕邪

D.瘀血

E.痰飲

答案:174.B

175.寒主收引是指

A.寒邪阻滯氣機

B.寒邪損傷陽氣

C.寒邪耗氣傷津

D.寒邪重濁黏滯

E.使氣機收斂

答案:175.E

176.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傷于肌表

B.寒邪入中經脈

C.寒邪自內而生

D.寒邪直中臟腑

E.寒邪侵及血分

答案:176.D

177.致病后可出現各種穢濁癥狀的邪氣是

A.風邪

B.寒邪

C.火(熱)邪

D.濕邪

E.燥邪

答案:177.D

178.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疫癘之邪的致病特點

A.發病急、病情重

B.傳染性強

C.流行性強

D.癥狀相似

E.易阻滯氣機

答案:178.E

179.五志化火屬于何因所致

A.火熱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勞逸

答案:179.C

180.情志致病,下列哪種說法不準確

A.怒則氣上

B.恐則氣亂

C.思則氣結

D.悲則氣消

E.喜則氣緩

答案:180.B

181.悲傷過度最易損傷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181.B

182.七情致病,最易損傷哪些臟

A.心、肺、脾

B.心、肝、脾

C.心、肝、腎

D.心、肺、肝

E.肝、脾、腎

答案:182.B

183.下列哪項不屬于飲食不潔

A.不清潔食物

B.不衛生食物

C.陳腐變質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種食物

答案:183.E

184.偏嗜辛溫燥熱之品多導致下列哪種

A.胃腸積熱

B.大便泄瀉

C.口淡口苦

D.肺腸積熱

E.肝膽積熱

答案:184.A

185.《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于甘”則

A.肝氣以津,脾氣乃色

B.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C.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D.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E.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答案:185.D

186.下列因素中,可影響新血生成的病因是

A.瘀血

B.痰飲

C.結石

D.積食

E.血瘀

答案:186.A

187.下列不屬于醫過致病特點的是

A.貽誤治療

B.加重病情

C.變生他疾

D.情志波動

E.拒絕治療

答案:187.E

188.下列不屬于瘀血致病特點的是

A.易于阻滯氣機

B.影響新血生成

C.影響血脈運行

D.病位較為固定

E.易于蒙蔽神明

答案:188.E

189.發病的基本原理是

A.感受邪氣

B.正氣不足

C.邪氣相搏

D.情志因素

E.體質因素

答案:189.C

190.四時之正氣因人體一時之虛而侵入發病,此邪是

A.虛邪

B.六淫

C.陰邪

D.陽邪

E.正邪

答案:190.E

191.在原發病的基礎上,繼續發生新的疾病,稱為

A.復發

B.合病

C.并病

D.繼發

E.徐發

答案:191.D

192.《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此說的發病類型是屬于

A.感邪即發

B.徐發

C.伏而后發

D.復發

E.繼發

答案:192.C

193.肝膽疾病所致的“積”,此發病類型為

A.合病

B.復發

C.繼發

D.徐發

E.并發

答案:193.C

194.促使疾病向惡化或死亡等不良結局轉化,是由于

A.正邪相爭

B.正虛邪戀

C.正氣衰竭,邪氣獨盛

D.正氣不足,邪氣亦衰

E.去而正不復

答案:194.C

195.病證的虛實變化,主要取決于

A.氣血的盛衰

B.氣機升降的失調

C.陰陽氣血的盛衰

D.正邪的盛衰

E.臟腑功能的盛衰

答案:195.D

196.“大實有贏狀”是指

A.陽盛陰虛

B.陰盛陽虛

C.陰陽兩虛

D.真實假虛

E.真虛假實

答案:196.D

197.證候虛實的“虛”是指

A.體質虛弱

B.氣血虛

C.正氣不足

D.邪留傷正

E.精氣虛

答案:197.C

198.“實”的病機變化最根本的方面是

A.邪氣亢盛

B.臟腑功能旺盛

C.氣血瘀滯明顯

D.水液儲積過盛

E.痰濁壅滯過盛

答案:198.A

199.“至虛有盛候”的病機,主要是由于

A.正氣不足,抗病能力減退,邪氣亢盛

B.臟腑功能減退,飲食積聚

C.陰陽氣血虧,外邪侵襲

D.內生五邪之病理反映

E.臟腑氣血虛極,運化無力,外現實像

答案:199.E

200.陽偏盛的病機主要是指

A.陽氣充足,功能旺盛

B.陰虛陽亢,功能虛性亢奮

C.陽氣偏盛,功能亢奮,熱量過剩

D.火熱病邪,損傷陰液

E.素體陰虛陽盛

答案:200.C

201.陰陽不能相互維系,可出現

A.陽勝生熱,陰勝生寒

B.陽虛生寒,陰虛生熱

C.陰盛格陽,陽盛格陰

D.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E.陰虛陽亢,陽虛陰盛

答案:201.C

202.以下除哪一項之外,均屬氣機失調

A.氣滯

B.氣逆

C.氣陷

D.氣閉

E.氣虛

答案:202.E

203.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內生五邪”

A.風氣內動

B.寒邪直中

C.濕濁內生

D.津傷化燥

E.火熱內生

答案:203.B

204.《臨證指南》認為:“內風”產生之機制為

A.人體氣機之逆亂

B.身中陽氣之變動

C.體內陰血之不足

D.全身筋脈之失養

E.周身絡脈之失濡

答案:204.B

205.“寒從中生”的主要病機是由于

A.寒邪從肌表而入,內傳臟腑

B.寒邪直中脾胃,損傷陽氣

C.恣食生冷,寒從中生

D.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

E.痰濕內阻,從陰化寒

答案:205.D

206.津傷化燥,產生“內燥”病變,以哪些臟腑多見

A.肺、胃、三焦

B.肺、腎、三焦

C.肝、胃、大腸

D.肺、胃、大腸

E.肺、腎、小腸

答案:206.D

207.脾的陽氣失調病機,下列哪項是不確切的

A.健運無權,氣血生化不足

B.受納失調,消谷善饑

C.升舉無力,中氣下陷

D.統血無權,血溢脈外

E.運化失職,水濕內生

答案:207.B

208.最易導致陰虛陽亢的臟是

A.肺、脾、腎

B.心、脾、腎

C.心、肝、腎

D.脾、肝、腎

E.肺、脾、肝

答案:208.C

209.以下除哪臟外,均與女子胞失常的病機密切相關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答案:209.B

210.“見肝之病,當先實脾”屬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變

C.治病求本

D.因人制宜

E.扶正祛邪

答案:210.B

211.以下可以解釋“薄厥”病機的是

A.氣滯

B.氣逆

C.氣閉

D.氣脫

E.氣陷

答案:211.B

212.氣陷常見于

A.脾氣虛

B.肺腎氣虛

C.脾腎氣虛

D.心腎氣虛

E.腎氣虛

答案:212.A

213.《金匱要略心典》說“吐下之余,定無完氣”的病機是

A.氣不固津

B.氣隨津脫

C.脾胃氣虛

D.中氣不陷

E.氣不生津

答案:213.B

214.下列中除哪項外,均屬基本治則的內容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調整陰陽

D.疏肝理氣

E.三因制宜

答案:214.D

215.以下標本劃分,哪一項不確切

A.正氣為本,邪氣為標

B.病因為本,癥狀為標

C.治療為本,病情為標

D.舊病為本,新病為標

E.原發病為本,繼發病為標

答案:215.C

216.氣虛之人外感,治以益氣解表,此屬于

A.扶正

B.祛邪

C.標本同治

D.急則治標

E.緩則治本

答案:216.C

217.“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屬于

A.逆治法

B.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C.陽中求陰,陰中求陽

D.扶陽配陰,扶陰配陽

E.從治法

答案:217.E

218.“用寒遠寒”屬于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時制宜

D.標本同治

E.瀉其有余

答案:218.C

219.以下屬于溫病“逆傳”的傳變現象是

A.衛分傳氣分

B.上焦傳中焦

C.氣分傳營分

D.營分傳血分

E.肺病傳心包

答案:219.E

220.概括虛損病證表現虛候,用補益方藥治療的是

A.逆者正治

B.從者反治

C.實者瀉之

D.虛者補之

E.虛虛實實

答案:220.D

221.病人正虛邪實而正氣不耐攻伐,此時應采取的治則是

A.扶正

B.祛邪

C.祛邪扶正兼用

D.先祛邪后扶正

E.先扶正后祛邪

答案:221.E

222.“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指

A.以陽中求陰之法調整陰陽偏衰

B.以陰中求陽之法調整陰陽偏衰

C.瀉熱之法,調整陽的偏盛

D.以補陰之法,治療陰虛陽亢之證

E.以補陽之法,治療陰虛亢之證

答案:222.D

223.“塞因塞用”的治法,適用于治療

A.表實時虛證

B.虛實夾雜證

C.真虛假實證

D.真實假虛證

E.表虛里實證

答案:223.C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小編為您整理的“2020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及答案(A1)”全部內容,希望對您的備考有所幫助。您可以點擊下方資料下載按鈕免費獲取精品備考資料。

中醫執業醫師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 考試大綱
  • 備考計劃   
  • 真題答案與解析
  • 易錯練習
  • 精講知識點
  • 考前沖刺提分   
點擊領取資料

分享到: 編輯:謝曉英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查詢

中醫執業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醫執業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醫執業醫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97资源中文字幕-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