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歷年試題 > 北京市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

北京市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

更新時間:2013-01-14 18:03:3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北京市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試卷(2011年3月6日)啟用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提出公民教育和勞作學校主張,具有社會本質傾向的教育家是______

  A、柏拉圖

  B、涂爾干

  C、凱興斯坦納

  D、赫欽斯

  2、決定教育事業領導權的是______

  A、經濟發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3、“因材施教”是人的發展的_______對教育的要求。

  A、順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4、人的發展的互補性要求教育應該做到_____

  A、相互銜接

  B、循序漸進

  C、長善救失

  D、教學相長

  5、盧梭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由的人。這種觀點屬于______

  A、社會本位論

  B、個人本位論

  C、宗教本位論

  D、文化本位論

  6、《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考核內容為“政治思想、業務水平、_______、工作成績”幾個方面。

  A、工作態度

  B、工作熱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質量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教師資格考試科目 |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7、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體現在______

  A、認識的直接性

  B、學生的主體性

  C、教學的教育性

  D、活動的開放性

  8、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體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___

  A、參觀法

  B、演示法

  C、情景教學法

  D、欣賞教學法

  9、提出“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的觀點的前蘇聯教育家是_____

  A、克魯普斯卡婭

  B、馬卡連柯

  C、加里寧

  D、凱洛夫27.簡述《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應承擔的義務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教師資格考試科目 |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8.簡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29.簡述班級常規管理的基本內容

  30.簡述行動研究的基本特征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論述德語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32.案例分析

  課上馬老師給大家講“波伊爾定律”他說具有恒定質量和溫度的氣體,其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后來他又出示一個公式“P x V=K”并解釋說其中P代表壓力,V代表體積,K代表一個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質量和溫度)。他邊舉例邊板書:如果P=2個大氣壓,且衡量為8,那么體積就是4立方厘米。2個大氣壓x4立方厘米=8 如果我們把壓力變量改為4個大氣壓,體積就成了2立方厘米,4個大氣壓x2立方厘米=8

  別的同學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剛還是搞不明白。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皩?,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睂τ谛?,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的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小剛自己嘗試了幾次,也搞明白了“波伊爾定律”

  請分析馬老師的教學符合哪一項教學原則?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教師資格考試科目 |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1年3月7日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 .B 3 .D 4. C 5.B 6 .A 7.C 8. D 9 .B 10. B

  二、填空題

  11.科學教育學 12.教 13.遺傳素質 14.“五四制”15.教育基本法律16.提高國民素質

  17.研究能力 18.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19.京師同文館 20.小學德育綱要

  三、判斷說明題

  21.答:錯誤。因為(1)政治制度決定著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利,而不是經濟發展水平;(2)一個國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決定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

  22.答:錯誤。因為(1)教育現代化不但包括學校設施的現代化,還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師隊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現代化。(2)認為教育現代化就是指學校教育設施現代化的觀點是片面的。

  23.答:錯誤。因為(1)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和促進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認為人的發展是由教育決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沒有遺傳為之提供生理基礎、沒有環境的配合,沒有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教育發揮主導促進作用是不可能的。

  24.答:正確。因為(1)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2)教師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25.答:正確。因為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在學校全部工作中占時間最多,也是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活動。而且教學本身永遠具有教育性。

  四、簡答題

  26.答:(1)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4)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

  27.答:(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3)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主要目標,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形象的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意義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5)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的成長的現象;(6)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學業務水平。

  28.答:(1)改變過于重視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的課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知識技能;(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接受信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合作能力;(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現狀,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現狀,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增強課表對地方、學校和學生適用性。

  答(1)班級組織經律管理(2)班級環境與衛生管理(3)班級文檔管理(4)班級工作計劃和總結。

  30.答:行動研究是教育實踐工作者為改善教育教學時間而開展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是為了改進實踐;(2)研究的內容是教育教學上的問題;(3)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研究;(4)研究的循環性。

  五、論述題

  31.答:(1)品德的發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構成的,因此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四種品德因素培養使其協調發展的過程。

  知.即道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認識和評價.包括道德知識和道德判斷.道德認識是品德形成的基礎.情.即道德情感,是對客觀事物作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是知行轉化的催化劑。

  意.即道德意志,是為了實現道德行為所作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是調節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為習慣,是衡量一個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標志。

  (2)培思想品德形成是沿著知、情、意、行的內在順序,以知為開端,以行為終結。但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德育影響的多樣性,表現為“知行脫節”或“情通理不通”的現象。所以品德的發展多種開端,多種教育程序。

  (3)德育過程應該是全面培養品德心理因素的過程,最終使學生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全面、和諧、協調地發展。

  32.答:(1)以上教學案例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2)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個體差異生和我國成功教育經驗總結而提出來來的。

  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的特長。

  (3)在以上案例中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并且知道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這充分說明老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和個別差異,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同時對于小妮老師對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皩?,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倍鴮τ谛?。而對于小剛,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的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這也體現了運用多種方式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的特長。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教師資格考試科目 |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 考試大綱
  • 備考計劃   
  • 真題答案與解析
  • 易錯練習
  • 精講知識點
  • 考前沖刺提分   
點擊領取資料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97资源中文字幕-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