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咨詢工程師(投資) > 咨詢工程師(投資)歷年試題 > 2005年《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試題及答案

2005年《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試題及答案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咨詢工程師(投資)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試題一(20分)

  某地方政府準備修建鄉村公路網,其宏觀目標定位為:“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條件,幫助農民層脫貧困”。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項目目標層次包括下列因素:

  1.改善農副產品運輸條件,溝通與外界的聯系渠道;

  2.推動當地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3.上級政府財政撥款5 1300萬元,以工代賑投入300萬元;

  4.完善該地區鄉村公路網的建設,實現村村通公路;

  5.預計用工5萬人月,用時3年;

  6.建成四級公路240公里,各類橋涵50座;

  7.由省公路設計院勘察設計,縣公路局負責建設管理;

  8.由鄉村政府負責征地和拆遷安置;

  9.建立鄉村管理機構;

  10.鄉村全年農民人均收入由800元提高到l 500元以上。

  根據上述分析,為編制本項目的邏輯框架矩陣表,負責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咨詢工程師對本項目各層次的目標進行了分析,并用“如果、那么”的邏輯關系自下而上對縱向邏輯關系進行了檢驗。為了體現民主決策,當地政府要求采用參與式方法,征求有關社會成員對公路建設規劃方案的意見。組織者對參與人員提出如下要求:

  1.盡可能針對關鍵性社會問題發表意見,不要面面俱到;

  2.參與者要具有較高學歷,以便發表專業見解;

  3.要求參與者以普通話作為交流語言,以便提高溝通效率;

  4.要求參與者是男性公民,更敢于表達不同意見。

  問題:

  1.列出邏輯框架法的目標分析中的層次,并將上述l一l0項因素分別列入相應的層次;

  2.為了編制一份完整的邏輯框架表,除上述咨詢工程師已做的工作外,還需完成哪些工作步驟?

  3.在參與式評價中,組織者對參與人員提出的要求哪些可???哪些不可???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七章社會評價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社會評價的目的和參與式社會評價方法;熟悉社會評價的主要方法和社會調查的主要方法;掌握邏輯框架分析方法在社會評價中的運用。其中重點是幾種常用的社會評價方法及其含義、社會調查的主要方法及其含義、邏輯框架的概念及基本模式和邏輯框架的目標層次及其邏輯關系。公眾參與的主要方式

  答案:

  1.邏輯框架分析中的目標層次包括宏觀目標、具體目標、產出、投入和活動。

  上述l一10項因素屬于項目具體目標的有1、2、4、10;屬于項目產出的有6、9;屬于項目投入的有3、5、7、8.

  點評:投資項目的目標分析,是編制邏輯框架表,進行邏輯框架分析的核心工作之一。在分析中應注意,宏觀目標是一個國家、地區、部門或投資組織的整體目標,一個項目的實施往往只能夠對宏觀目標的實現做出一定的貢獻,宏觀目標的實現,除有賴于本項目的成功實施外,還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具體目標則是本項目的直接效果,是本項目的成功實施能夠達到的目標,是項目的實施能夠為受益目標群體帶來的效果;項目的產出則是指項目的建設內容或投入活動的直接產出物。宏觀目標一般是多個項目直接目標實現的結果。在分析中應注意各個目標層次之間的垂直邏輯關系。詳見教材Pl53、Pl54.

  2.為了編制一份完整的邏輯框架表,除上述咨詢工程師已做的工作外,還需完成的工作有:

 ?。?)確定每一層次目標的實現所需要的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

 ?。?)依次確定項目的直接目標、產出成果和宏觀目標的可驗證指標;

 ?。?)確定指標的客觀驗證方法;

 ?。?)確定各項投入活動的預算成本和驗證指標及方法;

 ?。?)對整個邏輯框架的設計進行對照檢查和核對。

  點評:邏輯框架矩陣表的編制共分十步馕個層次,前四步包括確定項目的具體目標、產出成果、投入活動和宏觀目標,是確定目標的縱向關系,后六部是確定項目目標的水平關系,題目中已經給出了用“如果、那么”的邏輯關系自下而上對縱向邏輯關系進行了檢驗,因此答案就是余下的五個步驟。詳見教材Pl56.

  3.在參與式評價中,組織者對參與人員提出的要求l和3是可取的,而2、4不可取。

  點評:參與式評價要求分析社區中不同利益相關者參與項目活動的重要性,分析在項目社區中是否有一些群體被排除在項目之外,或在項目的設計中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因此第二條“參與者要具有較高學歷,以便發表專業見解”和第四條“要求參與者是男性公民,更敢于表達不同意見“都會使得一些群體被排除在項目之外因此不可取。詳見教材Pl65.。

  試題二(20分)

  w自來水廠建設項目(以下簡稱w項目)使用國債資金,在確定招標方案時,招標人決定w項目自行招標,并采取邀請招標方式選擇施工隊伍,評標方法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招標人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在招標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次招標向A、B、C、D、E共5家潛在投標人發出邀請,A、B、D、E潛在投標人均在

  規定的時間內提交了投標文件,C潛在投標人沒有提交投標文件。

  事件二:評標委員會由5人組成,其中招標人代表1人,招標人上級主管部門代表1人,其余3人從省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的老師名冊中隨機抽取產生。

  事件三:在評標過程中,發現A投標人的投標文件沒有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格式進行編制。

  事件四:在評標過程中,發現D投標人的投標文件商務部分中有兩處用大寫表示的數額與用小寫表示的數額不一致。

  問題:

  1.w項目招標人是否必須進行招標?為什么?

  2.w項目是否可以由招標人自行決定采用邀請招標的方式確定施工隊伍?為什么?

  3.如何處理事件1至事件47并簡單陳述理由。

  4.評標委員會根據什么條件推薦中標候選人,并如何確定中標人?在什么條件下招標人

  可以依次確定排名第二、三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十章招標投標咨詢方法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機電設備招投標評標方法;熟悉施工招標投標評標方法;掌握咨詢服務投標評標方法。本章的重點是咨詢服務招標的評標方法和工程施工招標的評標方法,要求既要掌握定量的評標方法,又要熟悉評標原則、內容和程序。此外,本題目還涉及到第三科目《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和建設部頒布的《招投標法》的有關知識。

  答案:

  1.W項目招標人必須進行招標。因為w項目使用國債資金,屬于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其項目建設必須經過審批部門審批,其施工依法必須進行招標。

  點評:w項目招標人是否可以自行招標,要看招標人是否具備自行招標的條件。w項目使用國債資金,屬于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其項目建設必須經過審批部門審批,其施工依法必須進行招標。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凡應報送項目審批部門審批的,招標人必須在報送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將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等有關招標內容報項目審批部門核準。如果招標人具有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的能力,則可以自行辦理招標事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其委托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如果經批準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招標組織形式就是自行招標,且w項目招標人確實具有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評標的能力,則可以自行招標。但是,如果招標人決定自行辦理招標事宜,需要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備案。本問根據《招投標法》做答或詳見Pl08.

  2.W項目可以采取邀請招標方式確定施工隊伍,但是需要得到項目審批部門的批準。因為W項目使用國債資金,而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并需要審批的工程建設項目如果采用邀請招標方式,按照規定應當得到項目審批部門的批準。

  點評:根據《招投標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凡應報送項目審批部門審批的,招標人必須在報送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將招標范圍、招標方式、招標組織形式等有關招標內容報項目審批部門核準。

  3.事件一:w項目招標向A、B、C、D、E共5家潛在投標人發出邀請,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C潛在投標人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投標文件,屬于沒有響應招標邀請,不再參與競爭。

  點評:《招標投標法》規定,招標人采用邀請招標方式的,應當向3個以上具備承擔招標項目的能力、資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出投標邀請書。提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少于3個的,招標人應當依法重新招標。這時提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為4個,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事件二:評標委員會成員中有招標人上級主管部門代表l人,違反了“項目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督部門的人員不得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規定,應被剔除,應再從省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的老師名冊中隨機抽取1人進入評標委員會。

  點評:《招標投標法》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人數應為5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老師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213的要求。詳見教材P208.

  事件三:投標人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A投標人的投標文件沒有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格式進行編制,視為沒有在實質上響應招標文件的要求,招標人對A招標文件應不予受理。

  事件四:在評標過程中,發現D投標人的投標文件商務部分中,用數字表示的數額與用文字表示的數額不一致,這屬于投標文件的細微偏差,不影響投標文件的有效性,評標委員會應當書面要求D投標人在評標結束前予以補正。

  點評:對事件一、三、四的答案見教材P218、P219.

  4.評標委員會應當根據招標文件規定的具體方法和標準,對所有投標人的投標報價進行嚴格評審,特別是對報價明顯較低的投標,必須經過質疑、答辯的程序,或要求投標人提出相關書面說明或證明資料,以證明其具有在滿足工程質量、工期前提下實現低標價的有力措施,保證其方案合理可行,而不是低于成本報價競標。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陛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的投標,應當推薦為中標候選人。W項目招標人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評標委員會應將確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當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放棄中標、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標文件規定應當提交履約保證金而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交的情況下,招標人可以確定排名第二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排名第二的中標候選人因前款規定的同樣原因不能簽訂合同的,招標人可以確定排名第三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

  點評:詳見教材P210、P223以及《招投標法》的有關內容。

  試題三(25分)

  甲公司有三個事業部,分別從事A、B、C三類家電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這些產品的有關市場數據如表1和圖l.在A、B、C三類產品市場上,甲公司的最大競爭對手分別是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

  表1 2004年市場銷售數據 單位:萬元

  問題:

  1.A、B、C三類產品目前分別處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該產品所處階段在市場容

  量、生產規模和消費者認知方面各自具有什么特點?

  2.用波士頓矩陣分析甲公司的A、B、C三類產品分別屬于何種業務?

  3.甲公司對A、C兩類產品應分別采取什么策略?為什么?

  4.在波士頓矩陣中標示出甲公司A、C兩類產品的發展策略路線方向。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二章戰略分析方法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產品生命周期及PEST分析;熟悉競爭能力分析和矩陣分析,掌握SWOT分析。戰略分析對項目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新的可行性研究指南增加了市場競爭能力和營銷分析等方面的內容,本章對咨詢工程師而言是比較新的內容。戰略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很多,本章只介紹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咨詢工程師應當對這些方法有所熟悉和了解。

  答案:

  1.A和C產品處于成熟期,B產品處于成長期,該產品所處階段在市場容量、生產規模和

  消費者認知方面各自具有的特點見下表。

特點/階段  成長期  成熟期 
市場容量
  
市場容量逐步擴大
市場滲透率迅速提高
產品價格不斷降低 
市場逐漸飽和
  
生產規模
  
生產規模逐步提高
生產能力不足 
大規模生產
出現剩余能力 
消費者認知
  
消費者認知度逐步提高
產品從高收入者向大眾消費擴散 
消費者全面認同
產晶替代、重復購買 

  點評:判斷三類產品目前分別處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的依據是產品的生命周期圖。詳見教材Pl2圖2―2和Pl2表2―2.

  2.首先計算三類產品的相對市場份額,如下表:

  再根據計算結果畫出波士頓矩陣如下:

  所以A是問題業務,B是瘦狗業務,C是金牛業務。

  點評:波士頓矩陣是以企業經營的全部產品或業務的組合為研究對象,分析企業相關經營業務之間的現金流量的平衡問題,尋求企業資源的最佳組合。其中,橫坐標表示企業相對市場占有率,是企業的某項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份額與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的比率??v坐標表示企業所在行業的成長性,通常用平均市場增長率表示。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將橫縱坐標畫反了或者將市場增長和市場份額的變化方向畫反了。見教材P29、P30.

  3.業務A處于第四象限,是“問題”業務,對業務A的策略是進一步深入分析企業是否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優勢,從而決定是否追加投資,擴大市場份額。因為該業務特點是市場增長率較高,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予以支持,但企業該業務的市場占有率不高,不能給企業帶來較高的資金回報。業務C是“金?!睒I務,對業務C采取的策略是維持穩定生產,不再追加投資,盡可能回收資金,獲取利潤。因為其特點是市場占有率較高,但行業成長率較低,行業可能處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業生產規模較大,能帶來大量穩定的現金收益。

  4.甲公司A、C兩類產品的發展策略路線方向如波士頓矩陣中的箭頭所示。

  試題四(20分)

  一家咨詢公司受某鋼鐵廠委托,為其所在地區的鋼鐵消費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為了收集數據,咨詢公司分別走訪了鋼鐵工業協會、鋼鐵研究院和省、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并收集到了該地區2002――2004年的鋼鐵銷售額數據,如表2所示。

  表2鋼鐵銷售額數據 單位:百萬元

  問題:

  1.根據上述資料初步判斷該咨詢公司所收集的數據是否可靠,并說明理由。咨詢公司辨

  別所收集數據可靠性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根據表2給出的數據,你認為是否適合采用季節指數水平法進行預測,為什么?

  3.用季節指數水平法,預測該地區2005年各季度的鋼鐵銷售額(請列出計算過程)。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一章概述和第三章市場預測方法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現代咨詢方法的種類、特點及方法體系;熟悉現代咨詢所需信息和數據的采集途徑;掌握咨詢所需信息和數據的辨別方法。了解德爾菲法、老師會議法、類推預測法;熟悉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成長曲線模型法和季節波動分析;掌握一元線性回歸、消費系數和彈性系數法。市場預測方法是咨詢工程師的基本技能,也是考試的出題點,也比較容易出案例題,應重點掌握。定性預測由于不好出案例題,可作為了解的內容,但基本方法應該熟悉。

  答案:

  1.根據上述資料初步判斷該咨詢公司所收集的數據應該是可靠的,應為鋼鐵工業協會、鋼鐵研究院和省、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都是具有權威性的機構,通過分析提供信息的單位背景可以認為是可靠的,并且該公司還收集到了該地區2002――2004年的鋼鐵銷售額數據。咨詢公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辨別所收集數據的可靠性:

 ?。?)通過提供信息的單位背景來辨別;

 ?。?)通過分析信息產生的過程來進行判別;

 ?。?)用不同方法、不同渠道取得的數據進行驗證;

 ?。?)對比計算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數據差異,并進行適當修正;

 ?。?)通過老師集體討論辨別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點評:教材第一章由于不好出大題,常常被考生忽略,其實數據的真實、可靠和全面是成功咨詢的保障,因此,對于第一章中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內容還應給予充分的重視。詳見教材P7.

  2.根據表2給出的數據,采用季節指數水平法進行預測是適合的,因為季節指數水平法適用于無明顯上升或下降變動趨勢,主要受季節波動和不規則變動影響的時間序列,表中給出的數據符合上述特征。

  點評:教材第三章中介紹了多種市場預測的方法,考生們在重點掌握方法本身的同時,還應注意方法的適用性,在實際預測工作中,也要先分析數據、再選擇預測方法,然后才是計算、建模和預測。詳見教材P56.

  3.(1)2002年的季節平均值為:(46+72+94+58)/4=67.5

  2003年的季節平均值為:(54+68+116+62)/4=75

  2004年的季節平均值為:(60+84+128+86)/4=89.5

  所以2002、2003、2004年的季節平均值分別為:67.5、75和89.5.

 ?。?)鋼鐵銷售預測表

季度年份  2002  2003  2004  季節銷售平均  季節比率  預測值 
第一季度  46  54  60  53.33  0.69  61.72 
第二季度  72  68  84  74.67  0.97  86.41 
第三季度  94  116  128  112.67  1.46  130.39 
第四季度  58  62  86  68.67  0.89  79.47 
季節平均值  67.5  75  89.5  77.33       

  其中:53.33=(46+54+60)/3該列以此類推計算……

  0.69=53.33/77.33該列以此類推計算……

  61.72=89.5×0.69 該列以此類推計算……

  點評:此問的計算方法不止這一種,但是除了有細微的差別之外,不影響最終計算結果。另外,在做計算題的時候,盡量將計算過程列出來,因為在閱卷時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往往是分別給分的,分別列出可以避免一些單純計算錯誤帶來的損失。詳見教材P56、P57.

  試題五(25分)

  某集團公司為擴展業務,計劃采購一批運輸車輛,現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第一方案是采購10輛進口車輛,每輛車輛的離岸價格是3萬美元,海上運費和運輸保險費為l 500美元/輛,銀行財務費率為5‰,外貿手續費率為1.5%,進口關稅稅率為22%,增值稅的稅率為17%,美元的銀行牌價為每美元8.3元人民幣,車輛的國內運雜費率為6 000元每輛。假定其他稅費暫不考慮。第二方案是采購l4輛國產車輛才能達到同等效果,價格為20萬元,輛,需要交納購置稅等費用2萬元/輛。每車的車輛操作人員的平均工資為30 000元/年,設備的使用壽命均為8年,8年內進口車輛和國產車輛均可行駛80萬公里,8年后車輛報廢,沒有殘值。在運營期間,每輛進口車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7元/公里,每輛國產車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6元/公里。上述財務數據中,除人工費、外匯匯率外,不存在價格扭曲現象,進口車輛的勞動力影子價格轉換系數按l.2計算,國產車輛按l.0計算,影子匯率轉換系數為l.08,社會折現率為10%。

  問題:

  1.估算單臺進口車輛的購置費。

  2.從國民經濟的角度,計算每公里綜合經濟成本。

  3.對上述兩方案進行比選,推薦一個方案,并說明理由。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四章投資估算方法、第五章現金流量分析及財務分析方法、第六章國民經濟評價和第八章方案經濟比較和優化方法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分別是:第四章投資估算方法,熟悉項目投資估算的分類估算方法,掌握項目投資估算的簡單法;第五章現金流量分析及財務分析方法,熟悉資金時間價值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現金流量分析及財務分析方法;第六章國民經濟評價,了解國民經濟評價計算價格的確定方法,熟悉國民經濟費用、效益的種類及識別方法,掌握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分析方法;第八章方案經濟比較和優化方法,了解綜合評價法,熟悉價值工程法,掌握方案經濟比較方法。投資估算是咨詢工程師的基本技能,應該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對分類估算中的建設期利息、漲價預備費、進口設備費用等重點練習?,F金流量分析財務分析方法是對咨詢工程師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而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分析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現金流量的識別。方案經濟比較的方法較多,既要掌握計算,還應懂得選擇方法。

  答案:

  1.估算單臺進口車輛購置費

  進口車輛貨價=30 000×8.3=249 000(元)

  海運費及運輸保險費=1 500×8.3=12 450(元)

  進口關稅=(249 000+12 450)×22%=57 519(元)

  增值稅=(249 000+12 450+57 519)×17%=54 224.73(元)

  銀行財務費=249 000×0.5%=1 245(元)

  外貿手續費=(249 000+12 450)×1.5%=3 921.75(元)

  進口車輛購置費=249 000+12 450+57 519+54 224.73+1 245+3 921.75+6 000=384 360.48(元)

  點評:此處容易出錯誤的有三種情況:一是購置費缺項;二是增值稅、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的計費基礎出錯;三是在離岸價及海運費計算中乘以了影子匯率轉換系數l.08.詳見教材P72、P73.

  2.國民經濟評價

 ?。?)已知每臺車輛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70元/從里,不用調整,關稅和增值稅為轉移支付不必考慮。進口車輛購置費用現值=(30 000+1 500)×1.08×8.3+1 245+3 921.75+6 000=293 532.75(元)

  每公里分攤車輛的購置成本=293 532.75×(M/P,10%,8)/100 000=0.55(元)

  進口車輛:每臺車輛每公里的人工費=30 000×1.2/100 000=0.36(元)

  因此三項合計每輛車每公里的經濟成本為l.61(元)。

 ?。?)已知每臺車輛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6元/公里,購置稅為轉移支付不予考慮。每公里分攤車輛的購置成本=200 000×(A/P,10%,8)/100 000=0.37(元)

  國產車輛:每臺車輛每公里的人工費=30 000/100 000=0.30(元)因此三項合計每臺車輛每公里的經濟成本為1.27(元)。

  點評:此處容易出錯誤的有四種情況:一是沒有按照動態計算規則計算,在計算每公里分攤車輛的購置成本時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二是在計算進口車輛購置費用現值時對于銀行財務費和外貿手續費也乘以了l.08的影子匯率轉換系數;三是在計算經濟成本時漏項;四是沒有將車輛的購置成本分攤到每公里去計算。

  3.10臺進口車輛每公里的經濟成本共計為l6.10元;l4臺國產車輛每公里的經濟成本共計為l7.78元

  結論:因為10輛進口車每公里經濟成本小于14輛國產車的,故方案一優于方案二,應該購置進口車。

  點評:如果此問只用單臺設備的費用進行對比將得出錯誤的結論。此題綜合性很強,涉及教材第五、六、八章的有關內容。

  試題六(20分)

  國家提出要建設一個針對特定災害的防災預警系統,以減少災害損失。共有三個互斥的建設方案,壽命期均為20年。根據統計資料分析及老師論證,如果不建造該預警系統,預期未來每年災害經濟損失為l20億元;如果建造該防災預警系統,除需要初始投資外,每年還需要支付系統維護費用,但可降低每年預期災害損失。各方案的初始投資、每年運營維護費用及預期年損失等資料見表3.設定基準收益率為8%。

  表3 各方案投資、費用及預期損失 單位:億元

方案  初始投資  年運營維護費用  預期年損失 
l  120  12  70 
2  210  20  90 
3  250  30  30 

  問題:

  1.計算各方案初始投資的費用年值和各方案預期每年減少損失的效益。

  2.項目財務評價人員擬采用費用年值比較法來評價三個方案的優劣,請判斷該方法是否恰當,為什么?

  3.請利用效益/費用分析法判斷哪些方案不可行,哪些方案可行并請從中選擇出一個最優方案。

  知識點:

  本題涉及教材第八章方案經濟比較和優化方法的內容,《考試大綱》的要求是:了解綜合評價法;熟悉價值工程法;掌握方案經濟比較方法。方案經濟比較是項目評價的一項核心內容。本章的重點是互斥方案經濟比較的動態方法,包括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現值比較法、年值比較法、最低價格法和效益/費用法。本章的難點在于在方案的經濟比較中,計算的基礎是基礎數據的確定和繪制現金流量圖,因此第五章是本章的基礎。

  答案:

  1.方案1的初始投資的費用年值=120(A/P,8%,20)=12.222(億元)

  方案2的初始投資的費用年值=210(A/P,8%,20)=21.389(億元)

  方案3的初始投資的費用年值=250(A/P,8%,20)=25.463(億元)

  方案l預期每年減少損失的效益=120―70=50(億元)

  方案2預期每年減少損失的效益=120―90=30(億元)

  方案3預期每年減少損失的效益=120―30=90(億元)

  2.費用年值比較法適用于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又難于具體估算效益的方案進行比較的情況,而本題中三個方案的效益顯然不同,所以不宜采用該方法。

  3.方案1的效益/費用=50/(12.222+12)=2.06>1

  方案2的效益/費用=30/(21.389+20)=0.72<1

  方案3的效益,費用=90/(25.463+30)=1.62>1

  由此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3是可行的,方案2在經濟上不可行。進一步比較方案1和方案3:

  差額效益/差額費用=(90―50)/(25.463+30一12.222―12)=1.28>1

  所以投資額大的方案優,即方案3優。

  點評:在運用效益/費用指標進行互斥方案的比選時,不能簡單地直接比較個案的效益/費用之比值而選擇最優方案,而應比較兩方案的增量效益與增量費用,若比值大于1,則費用的增量是值得的,因此投資額大的方案好,對于比率型的指標都照此處理。詳見教材Pl78、P179.

  附復利系數表

l  n  F/P,I,n  P/F,I,n  A/P,I,n  P/A,I,n  A/F,i,n  F/A,i,n 
   15  3.172 1  .315 24  .116 83  8.553 4  .036 83  27.151 
8%  20  4.669 0  .214 55  .101 85  9.818 1  .021 85  45.761 
25  6.848 3  .146 02  .093 68  10.674  .013 68  73.104 
   6  1.771 5  .56448  .229 6l  4.355 2  .12961  7.715 5 
10%  8  2.143 5  .4166 51  .187 45  5.349  .011745  11.435 
10  2.593 7  .385 55  .162 75  6.144 5  .06275  15.937 

  總體趨勢分析:縱觀這兩年的案例考題,總體體現亍對咨詢工程師的工程前期咨詢能力的考核,試題的綜合性和覆蓋面越來越寬,除了對定量分析的要求外,逐漸增加了定性分析題目的比重,考試題目體現了考試大綱中了解、熟悉、掌握三個層次的要求,從題量分布來看大致為10:30:60的比例。對于定量題目復習時要加強例題的演練,定性分析題目看似簡單,但為了保證答案的惟一性,往往增加了對有關內容的記憶要求。因此也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咨詢工程師(投資)備考資料全部免費下載

  • 考試大綱
  • 備考計劃   
  • 真題答案與解析
  • 易錯練習
  • 精講知識點
  • 考前沖刺提分   
點擊領取資料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查詢

咨詢工程師(投資)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咨詢工程師(投資)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97资源中文字幕-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